a) 按GB/T 2423.4图2的规定,绘出升温阶段(包括升温前30min和升温结束后30min在内)的温湿度容许变化范围图。
b) 将升温阶段测得的中心点的温湿度数据(包括升温阶段结束后30min即进入高温高湿阶段后30min内测得的数据)描绘在8.2.2a)的范围图中,用点划线连接,作出升温特性曲线。
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描绘降温特性曲线
a)按GB/T 2423.4图2的规定绘出降温阶段(包括降温开始前30min和降温结束后30min)的温湿度容许变化范围图。
b)将降温阶段测得的中心点的温湿度数据(包括降温开始前和降温结束后30min)描绘在8.2.3a)的范围图中,用点划线连接作出降温特性曲线。
计算温湿度偏差
按公式(2)、(3)分别计算高温高湿阶段和低温高湿阶段的温度偏差。
按公式(5)、(6)计算高温高湿阶段和低温高湿阶段的相对湿度偏差。
b) 将升温阶段测得的中心点的温湿度数据(包括升温阶段结束后30min即进入高温高湿阶段后30min内测得的数据)描绘在8.2.2a)的范围图中,用点划线连接,作出升温特性曲线。
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描绘降温特性曲线
a)按GB/T 2423.4图2的规定绘出降温阶段(包括降温开始前30min和降温结束后30min)的温湿度容许变化范围图。
b)将降温阶段测得的中心点的温湿度数据(包括降温开始前和降温结束后30min)描绘在8.2.3a)的范围图中,用点划线连接作出降温特性曲线。
计算温湿度偏差
按公式(2)、(3)分别计算高温高湿阶段和低温高湿阶段的温度偏差。
按公式(5)、(6)计算高温高湿阶段和低温高湿阶段的相对湿度偏差。